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6日将2022年和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2%和2.9%,这是该机构继4月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之后的再次下调。由于当前多国深陷高通胀困境,且短期内难以有效扭转局面,全球经济正面临日趋严峻的滞胀风险。
增长预期显著下调
IMF当天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世界经济增速将由去年的6.1%放缓至今年的3.2%,比4月预测低0.4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比4月预测低0.7个百分点。
IMF认为,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主要经济体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引发金融环境收紧,乌克兰危机的负面溢出效应等进一步冲击世界经济。
具体来看,美国2022年和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2.3%和1.0%,分别比4月预测下调1.4和1.3个百分点。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2.6%和1.2%,较4月预测分别下调0.2和1.1个百分点。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援引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观点称,“4月以后预期明显转弱。全球经济可能很快就会处于衰退边缘。”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最近也公开表示,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巨大,经济衰退隐忧正在加强。
增长前景受多重影响
IMF认为,在一系列威胁全球经济表现的不利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暗淡,未来将受到多方面下行风险的冲击。
其一,乌克兰危机或进一步推高能源价格。近期,俄罗斯通过管道向欧洲供应的天然气流量大幅下降,预计2024年中期之前将进一步下降,能源供给前景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如果俄罗斯今年完全停止向欧洲出口天然气,可能迫使欧洲采取能源配给措施,欧洲主要工业部门将受到影响,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将大幅降低,并产生负面跨境溢出效应。
其二,通胀居高不下。目前,外界普遍预计全球通胀水平有望在2024年底回落至接近疫情前水平,但一些因素将导致通胀居高不下并推高长期通胀预期。如果乌克兰危机对粮食和能源价格带来更多供给侧冲击,那么整体通胀将大幅提高并传导至核心通胀,并可能导致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如果冲击足够严重,那么还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和通胀高位攀升,形成“滞胀”。
其三,通胀比预期更难控制。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已经通过加息来应对高通胀。但要在不引发衰退的情况下降低通胀,所需的政策收紧的确切幅度很难确定。如果相关因素变化超出了政策制定者预期,或政策制定者误判了适宜的政策立场,那么降低通胀的过程可能较目前预期更具破坏性。如果通胀预期大幅上升,全球中期产出损失将随之上升,从而促使央行更快加息,那么2023年发生经济衰退的风险将尤为突出。
其四,融资环境收紧可能引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债务危机。随着发达经济体央行加息应对通胀,全球融资环境继续收紧。其他经济体若不相应收紧国内货币政策,那么全球融资环境收紧产生的借款成本上升将为其国际储备带来压力,并导致其货币对美元贬值。与此同时,很多经济体财政状况捉襟见肘,若资本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大规模外逃,将可能加剧这些经济体的债务违约风险。
美联储政策动向引发担忧
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政策收紧引发市场担忧。加息过晚且过猛、未能推出有效改善供给的措施等,都对未来全球经济复苏投下较多不确定性。
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称,人们担心,美国政府过度依赖美联储通过降低需求抑制通胀,而不是调动其他决策部门想办法提高经济产能、供应更多商品和服务劳动者。加息会降低资产价格,提高借贷成本,使投资、招聘和支出受到抑制,起到减缓经济增长和冷却通胀作用。但加息解决不了供应链问题,借贷成本上升还可能阻碍新投资。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也表示,他担心政府过分依赖货币政策。“目前人们对需求管理的关注太多,对尽可能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措施关注不够。”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改善经济供给侧的措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降低通胀,但如果未来几年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并引发更多通胀压力,比如劳动人口老龄化和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短缺成为顽疾,那么供给侧的改善就有助于美联储开展工作。
经济学家们表示,财政政策至少可以做到不加剧通货膨胀。美国已经有几个州实施或考虑实施通胀退税。不过,胡佛研究所经济学家考赫伦斯认为:“给人们发钱,让他们为高油价埋单,这样做无济于事。”
《华尔街日报》文章称,更大胆的供给侧行动也许仍不足以让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也就是在避免衰退的同时降低通货膨胀。
上一篇 巴西总统选举之战 正式打响